臺灣100專案介紹
No. 9
陳清圳 雲林華南國小校長

華南國小的幸福方程式:領域知識活化+自主生命課程


雲林古坑別號「台灣咖啡」,但華南村位在古坑的邊緣山區,這裡沒有咖啡商圈,只有賣不出咖啡的老農!11年前,因為社區老舊、人口外流、華南國小學生人數驟降到23人,眼看就要面臨被廢校命運。當時,陳清圳在家長的懷疑眼光中接下了校長職務。經過了十年蛻變,華南國小現在被列為國內十大特色偏鄉小學,是全台數一數二的優質校園,學生人數擴增四倍之多。

偏鄉小校如何「起死回生」﹖陳清圳帶著孩子做兩件事情:一、讓學校與社區結合,讓孩子走進社區內,從生活中學習。二、以大自然為師,讓孩子攀登百岳,成就內在生命高度;以單車環島,繪製自己的生活地圖;透過自我挑戰,讓孩子對學習有了渴望與信心。


專案具體內容:

【走入社區,讓學生從生活中去理解知識】

「社區不好,學校自然不會好。」為了找回學生,陳清圳從振興社區做起。學校帶孩子走進社區,以相機、紙筆記錄在地產業,成功將老農滯銷的咖啡、橘子賣到外縣市;利用募款及義賣咖啡所得,學校將校內廢棄的衛生室整建為醫療站,並聘請居民當社區醫療司機,隨時載老人下山看病,解決他們就醫問題;鼓勵老師提輔導社區產業計畫,為社區再注新活力;安排學生雨中溯溪撿垃圾,搶救嵙角溪,落實環境教育,還讓政府因此省下1億元經費。

學校希望改變學生因家庭、環境等方面帶來的困境,以提升他們學習能力。在知識理解上,這些走入社區、參與社區的活動,正是「以在地化生活化的素材,融入學校本位課程」,讓孩子從生活去理解知識。


【用「自主課程」,形塑學生的人格態度】

要讓孩子找到出路,第一步就是讓他們走出教室!華南國小以大地為教室,將大自然當作書本。為了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學校不用課堂的分數來決定孩子的成績,而是設立「榮譽認證制度」,孩子必須環島、溯溪、爬百岳、認識300到500種物種、能發表小專題或小論文、進行環境議題研究、自主服務旅行、原鄉踏查、社區解說能力培養。同時,孩子攀登百岳必須兩個月前就開始訓練,他們要自己規劃行程、蒐集相關登山、生態資訊,甚至跑操場做體能訓練、打工換宿……,這些都不是簡單的任務。這種在大自然情境中所學到的東西是不會忘的。爬山訓練的是體魄與意志力,一個個桀驁不遜的孩子爬完山回來都改變了,人是要在大自然中才會謙虛,台灣的山很美,許多人都說百登不厭,在登山的過程中,孩子學會了互助、包容與分享。

除了登山、溯溪,華南讓孩子們深入社區踏查、進行社區服務,甚至拍攝紀錄片,並帶領他們認識生態,讓孩子成為小小生態解說員,過程裡,訓練孩子對於挫折的容忍度,並建立學習的自信。這些體制外的訓練課程,讓孩子認識了自己所住的偏鄉,還能協助罹癌家長賣橘子,想參加畢業旅行能自籌旅費,甚至以工換願到東海岸淨灘,為生態保育盡一份心力。


【核心價值「五打」的堅持與奮鬥】

華南國小秉持的核心價值為自發、互動、共好,而學校經營理念則是「五打」的堅持與奮鬥。

(一)「打」破小校藩籬──無界計畫的創思
面對100人以下的裁校危機。華南以理念學校的建構、提振社區產業文化和社區關懷做為學校發展的三大主軸,在課程上充分展現在地化與生活化,並藉著學習的延伸,擴展學生學習範圍;幾年來孩子用一支筆、一台相機,記錄社區大小事,從學校走到社區;再由社區走到台灣每個角落。孩子畢業前必須單車走讀台灣、百岳淬鍊攀頂、自主旅行服務、紀錄影片拍攝。在8年的努力下,學校獲得各界評鑑的好成績,學生增加4倍,真正變成磁性學校。

(二) 「打」開孩子的經驗—與世界建立真正的連結
孩子到學校,最主要的事,是打開他的經驗世界,同時發展抽象思考能力。因此學校課程的設計,以室內課程搭配戶外學習,以拓張孩子觀察力與敏感度,讓孩子驚覺生命無所不在的喜悅;課程的設計讓孩子思考活潑化,在觀察體會後深化邏輯思考的能力;讓孩子的情感內涵擴展,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學會真誠地表達;讓孩子改變生活態度,拉近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土地關係。

(三) 「打」造理念學校新風貌—以探索為途徑,放手為策略、型塑全人教育
學校發展需建構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文化,培養學生具有基本的能力。因此,以課程學習為主軸的學校,老師必需擁有熱忱、專業和視野,兼顧學生知識與自主能力,才能培育健全人格。


(四) 「打」造空間美學新校園—改造、感化、賦予三度空間螺旋發展模式
學校整體規劃校園空間美學,以核心空間做為孩子討論與學習區域,孩子討論後,在校園進行即興的小空間妝點創造,創造過程中培養對美的感受力。因此,人改造空間,空間感化人並賦予意義,意義再讓人反省創造新生命。

(五) 「打」造學校與社區共好的學習體系
在與社區結合上,學校從課程走入社區。幾年來,學校已建立區域環境學習教室,建立偏鄉醫療中心,舉辦生態保育祭典、孩子成功保護溪流、協助小農義賣咖啡,同時利用特色課程結合在地遊學,每年吸引超過5千人次的遊學人潮,創造出學校與社區共生共榮的景象。


【領域知識活化+自主生命課程=幸福方程式】

想要藉由學校生活、師生溝通去改變孩子從小養成的觀念與習慣非常不容易!因此,老師還須不斷深談對話,透過策略聯盟分享,從理念的建構到課程實踐,教學實施與檢討反思。更進一步穿透校園圍籬與社區合作,建構社區學習中心的戶外教育體系。這種課堂上的知識理解與自主能力的培養,剛好呼應教育部課綱擬定建議書中健全人格型塑的訴求,即為「幸福方程式」。

靠著幸福方程式,華南國小讓每一個偏鄉孩子,儘管輸在起跑點,卻能在人生競賽中慢慢居上,並找到自己的未來。



成果與效益:

1、學生人數穩定成長:在少子化的社會趨勢下,近8年來,學校吸引了許多認同理念的家長,學生人數增加4倍,正是給團隊努力耕耘的最大肯定,也解除併校的危機。

2、學生透過主題研究,展現多元面向,並在智能、技巧與情意上有卓越表現,如:雲林縣科學比賽第一名、SONY全國主題比賽首獎(向上看、向下望)、「溪望」獲得雲林縣小小奧斯卡環境解決能力首獎、「我們這醫家」獲得神腦基金會全國賽首獎、全國主咖啡達人比賽比賽第一名、以「人與鳥的戰爭」獲得環境教育新聞影片賽第一名,不勝枚舉。

3、學校近年來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升學到了國高中。在課業成績表現上,普遍在公私立學校排名成績在中上,其中有一名同學是私立名校學校校排第一,轉型第一屆六位畢業生,去年上大學有二個國立、一位軍校、一位護校、二位私立大學。


影響力與擴散性:

1、研發本位課程歷程中,教師從不願、不能、不想研發課程,到目前都能積極、主動、自願參與,現今也都能站在講台與他校分享本位課程規劃的心得,平均一年約30校的參訪。另外老師也藉由教師社群向外推廣分享教學心得。

2、為擴及其他縣市學校,社區推動在地遊學,民國97、98年次共超過2500人次、99年5000人次、100年11000人次、101年6000人次、102年5600人次,到2017年每年都超過6000人都到社區活動。包含台北市、台北縣、桃園縣、台中縣市、嘉義市、台南市、高雄縣市學校社團來遊學,雲林縣更是每年超過30個團體參加。

3、我們也跟鄰近產業合作,連續8年舉辦生態結合產業的校外教學課程推動,為店家帶來每年超過6000人次的遊客。



相關連結:

偏鄉校長領攀百岳 看到孩子改變了
管家婆校長 如何改變一個鄉?
古坑小小咖啡師義助三地門小農
燃燒的鬥魂 - 激起孩子自信心 陳清圳逆轉廢校危機
一步一腳印 發現新台灣 偏僻小村熱血校長
Copyright© 2017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