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100專案介紹
No. 13
WeSchool維創教育

從零開始動手作—以相撲機器人大賽為例


WeSchool結合了PBL主題式學習法與Maker創客學習法,讓每位學生都能透過「主題式動手實作」學習知識技能,並找到學習熱情。

我們將現行國中、國小之理化自然課解構分開、重組設計成跨領域實作課程,讓孩子從動手實作中確實應用科學知識,我們不使用DIY材料包,而是讓孩子使用真實的材料、操作真實的工具,解決真實的問題,希望培養孩子將來出社會、面對世界所需的軟實力。更重要的是老師能透過實作課程,發掘出孩子的熱愛領域與天賦。我們要讓動手解決問題的Maker精神融入孩子的體質中,讓每個孩子知道自己為什麼而學、喜歡學什麼。


專案具體內容:

本課程是從零開始打造一個低技術相撲機器人。從中學習馬達原理、摩擦力原理,動手操作電子零件、熱熔膠工具、手工具等技能,製造出能將對方推出界的相撲機器人。

我們使用專案式教學法,給予孩子明確的學習目的。一個專案通常橫跨了眾多領域,能夠紮實訓練孩子完成專案所需的跨領域整合能力。


【從頭開始學,訓練手腦並用與獨立思考】

所有課程都會讓孩子利用真實原始材料(不是DIY組件包),並操作真實的工具,創造出獨一無二的作品,而孩子為了達成專案,必須將當次課程的科學原理實際應用於作品當中,例如:在學習打造出「將對方推出界的相撲機器人」過程中,孩子要先認識影響摩擦力的關鍵因素,再思考如何增強摩擦力,實際改造自己的作品,將課本上的知識轉變為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完成作品後所產生的成就感,更會啟發孩子對機器人科技的興趣。


【詳細課程分段介紹】

1、科學理論講解(1/6時間):結合演示教具,讓學生初步認識科學理論:增強摩擦力的關鍵因素(為了要把對方推出去)為接觸面粗糙程度、正上方的重量大小等等,此段的另一重點是如何提升學生的實作動機。

2、創意實作時間(4/6時間):強調從零開始的實作課程,不直接給學生答案,設計好一系列的引導問題,用問問題的方式激發學生思考,不否定學生的答案,鼓勵學生直接將答案應用在作品上,再去嘗試成果,課程時間設計給予孩子失敗的時間與機會,讓學生在自己的作品創造過程中,從錯誤中學習,也間接培養孩子對挫折的容忍力。由於孩子完全是使用自己的想法創造作品,因此完成專案的成就感、自信心、學習動機都是非常高的。

3、成果發表時間(1/6時間):使用競賽或是成果發表的方式,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


【雙講師教練制度】

我們的班級經營,採用獎勵制度,維持孩子的專注力,並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當人數班級超過15位時,就會加派一位老師進行協助,由於在創意實作的過程中,老師扮演的角色趨近為教練,因此新加入的老師不算是助教,而是另一位講師。因此我們採取的是雙講師之教練制度。

在材料的準備上,包括有電子零件、寶特瓶、冰棒棍、竹筷……等,讓學生自由準備回收物,若時間限制較緊,我們會準備WeSchool輔助零件,協助孩子製作及發想。此外,教室還預備有競賽場地50 cm *100cm,當學生們製作完成自己的相撲機器人,就能見到一群圍在競賽場地周圍的孩子,手握操作器,眼神專注的操作正在場中比賽的機器人,充滿熱忱與興致高昂的神情,正是我們希望孩子培養出的專注、熱忱、學習力等特質。



成果與效益:

1、這是一堂3小時的課程,但學生都認為時間不夠,不想下課。當學生以自己的想法創造屬於自己的作品時,他們會更加投入並開始發想新點子,學習氣氛圍相當熱烈,整個教室都會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及進步的成就感。

2、學生為了達成目標(把別的機器人推出去),會不斷修改自己的作品、檢視還有哪些部分可以加強,而產生強烈學習動機,此時老師(教練)會適當引導學生回想「如何增強摩擦力」,學生於是開始試著將輪胎修改成較為粗糙、將機器人身體加重等等。如此一來他們是真正學習到科學原理在生活中的應用,更不用說他們還學習到完成機器人要使用到的工具技能,如剪刀、熱熔膠、剝線鉗、銲接工具等等。這堂課是結合科學原理和工具技能等學習項目的跨領域課程。



影響力與擴散性:

我們已訓練多位WeSchool老師,目前這套教案已經教學超過1200位公私立中小學生。


相關連結:

因夢想而偉大 維創翻紅「創客教育」
WeSchool就是要讓你WOW不停!
WeSchool兒童創客科普實驗室
WeSchool維創教育:哥不搞創客空間,哥搞的是「翻轉教育」
Copyright© 2017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