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100專案介紹
No. 51
唐宇新 花蓮源城國小教師

橫跨網路的翻轉教學模式


滬江教育網以高速網路與便捷的教學平台系統,築起了「美麗鄉村小學校」,本人於2017年2月起,正式進駐該系統,擔任台灣第一個在台海兩岸網路教學的班級導師。

這期間讓我意識到,「以網際網路連結遠端教室加強學生的見聞與學習刺激」、「藉由共同備課產出更有意義的自編教材教案」、「藉由多教師共同於網路教室中授課擷取彼此教學優點」以及「藉由活化教學後觀察學生的學習樂趣」……等網路教學的議題,有極大可能將影響到未來的教育模式。


專案具體內容:

「美麗鄉村小學校」專案,透過網路連結、攝影孔與麥克風、一台電腦或甚至只是手機,在教育領域,做到遠距地域的教室連結──A地某校的小朋友們,能與遠在千里外的B地某校的學生們,共同上一堂語文課、數學課、或科學與自然……等。

然而,也因為是「直播」的方式,在網際網路的跨班級合作課程,我們發現幾個優勢:「網路零距離」、「教師在研討教學流程彼此成長」、「學生藉由課程成為同一間無垠網路教室的同學」。


【直播課程的優勢與挑戰】

為了掌握讓直播課程的流程順暢,兩方教室在課前的研討互動勢必頻繁,討論內容包括「分享彼此目前進度」,而地域國情不同,進度不可能相同,如何在1至2節課的時間內,丟出恰當的課程內容、並設計互動方法(如設計遊戲)、引起兩方學生學習興趣等,對老師而言是一種全新的挑戰,藉由這種研討與溝通,老師能得到的不只是異域觀念的衝突與融合,還有更多教學方式的啟發和成長。

同時,我們也發現到幾個很關鍵的問題:1、教學者的教學設計若是枯燥乏味,手邊的工具即使再進步,學生在學習上也不會因此受益多少。2、藉由網路進行多向視訊協商可以降低因為電話、交通以及其他因素衍生的預算與困擾。3、教學者是否能在研商過程中討論出適性的學習內容、進度與教材。4、主操作課程教師與輔助教學者是否有足夠默契面對臨時的各種網路問題。5、合作課程後,教學者們是否有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回饋,同時探究教學中的問題為下次教學進行修正。


【三次跨域網路教學經驗】

從2017年2月至今,我總共進行3次跨域網路教學,包括在3月份,與河南王二保小學進行第一次跨海班級互動(語文課)、4月份與雲南曲靖小學進行跨網授課(數學)、5月份與台灣彰化以及台東進行跨網路數學共課。上課內容為台灣境內小學之國語(五年級)、數學課程(五年級)、中國人教版小四數學(面積比大小)。

主課老師以主持身份為主,同時必須記錄各班級學習行為;合作端班級教師以提供學生諮詢與討論、記錄為主。利用高度的師生互動為課程操作基礎,學生以小組模式彙整結論(運算結果)後向主課教師提出確認結果。

經過兩方教師的研討溝通,我們在網路直播課堂上採「故事型態」的「闖關遊戲」誘導雙方學生產生初步的興趣,進而以小組探討發揮每個孩子的特色,燃燒孩子們的學習熱忱,接著藉由在競爭中的較勁,提昇學生學習的熱情。教師在設計題目時,就必須預想到「軟化題目、活化教學」,同時在設計闖關遊戲時,也預留了「求援卡」,讓學生能夠在最困難的時刻向老師請求協助。學生有更多機會面對困難、解決問題,同時得到更多的學習樂趣。

課程操作期間學生分組討論以及實作、老師於課程中不主動提供解答僅擔任提示與關懷之角色,引導學生以己身之知識與夥伴架構出共同知識,而來自各地的網路觀課者,除參與學生探究過程外,不得干預課程進行。

參與備課的教師組織,以網路運作為主,組織內之教師也沒有領導與被領導之別,主要以單一課程計畫提案為探討目標。


【合作課程後的評量、回饋與修正】

由中國互聯網(台灣稱網際網路)滬江教育網的CCTALK平台發起的工程「美麗鄉村小學校」,是一個藉由網際網路連結城鄉教育,同時在線上的學校有400多所,藉此彌補差距,開展大山之巔、大水之畔微型學校的教育新希望。兩地課堂利用網路直播跨域共學的模式,正好對應台灣的偏鄉議題,而直播互動可藉由網路形成所謂的「班際對流」,創造生動、不可預知的文化碰撞驚喜。

然因我們目前完成的課程僅三堂,學生參與直播課程,是否得到幫助?我們的評量以學生報告時實作與運算結果為第一參酌,學生報告時是否能讓所有組員妥善發揮功能則為第二要件,報告內容是否符合題目需求為最終評量參考。而課程結束後,與會師生是否能提出課程心得,更將是未來修正課程問題之重要依據。未來將會有更多的遠端共課教學成形,台灣已有將近百位的教師表示希望嘗試直播課程,累積的經驗愈來愈多,我們也能從獲取更多回饋,同時探究教學中的問題為下次教學進行修正。




成果與效益:

1、在主題式闖關遊戲中,學生會因故事主題產生初步興趣,再加上主持、輔助教師有效的引導及同儕的鼓勵下,學生面對題目的困難降低不少,在課程觀察與課後的心得分享中,老師都有回饋:「學生會因為參與闖關題目,主動放棄下課時間繼續挑戰,有些孩子甚至在回家後還會與家長分享、探討」。

2、無論語文、數學課程均以實際操作為優先,也就是學生必須依據題目要求進行探討,同時與組員協商發表、記錄與回饋,藉以提昇學習效率。最後在各班導師檢視學生參與、作答、團隊中的表現,評估是否達成課程目的。

3、在一般班級中,學生只能接觸到同班同學,是屬於固定的學習對象;但藉由網際共課班級中,會看見更多的同學、更多的發表方式、更多的思辨邏輯、更多的報告方式。這對學生而言,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挑戰。除了拓展視野外,也讓孩子見到多樣變化的思維與想法。



影響力與擴散性:

本課程的執行期僅於2017年2月至5月,觀課人員橫跨中國各省,台灣至少百位老師於事後得知,私下表示參與的意願。彰化忠孝國小楊恩慈校長特別於2017年7月18日規劃了研習活動,希望能於彰化縣境內推廣網路跨課模式。


相關連結:

如沒同步學習思考 直播教學就只是一場虛華盛會
兩岸翻轉教室/拍攝教學影片的重要性
貓的教師自主社群運作法則
跨網路支援教學後記
台灣數學跨網共課合作計畫
Copyright© 2017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