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100專案介紹
No. 20
共玩創作

逐格動畫教育推廣


手機裝具跟App的快速發展,讓素人也能創作出有趣的高畫質動畫。我們可以想像:將來,透過影像來表達跟塑造自我,將是必備能力。申請學校或是找工作,校方或雇主或許不再讀履歷或看影碟,而是要觀賞你的頻道!

雖然影音App免費,上傳Youtube也免費,但多數孩童對視覺傳達認識有限。共玩創作試圖以容易理解的逐格動畫,帶孩子熟悉科技跟表達,以動畫的創作呈現自我,並在團體創作中尋求社會共識,讓台灣人在影音內容百花齊放的盛宴中不要缺席!


專案具體內容:

共玩動畫課程可分為「個人創作營隊」、與「共創動畫專題」兩大類。

「個人創作營隊」著重培養獨立思考,及運用切合潮流的軟件來表達思想。目前,共玩課程已經從基礎動畫製作,延伸到藍幕合成、特效、聲音後期、剪接等領域。

而在追尋個人價值同時,我們也體認「形塑社會共識」的重要,包含:溫室效應、人口爆炸、生態浩劫、貧富失衡、老人社會……等難題,都需要人類齊心解決。所以我們開辦「共同創作專題」,透過創作來認識問題,促進社會思考!

課程中,我們利用容易理解且有趣的逐格動畫,帶孩子熟悉科技跟表達,透過創作動畫呈現自我。使用平板、手機、動畫及特效App,搭配黏土、剪紙等美術材料,領導孩子用平板及App拍攝黏土動畫、剪紙動畫、真人動畫等。


【小班編制,分組拍攝獨立作品】

每班不超過30人,師生比約1:10,2~3人一組互助拍攝,學生與平板數量比為2:1。每2.5小時為一課程單位,每單位課程均可完成一獨立作品。

教室空間並沒有嚴格限制。工作桌面以4~6人可分享的大桌子為佳,也可將小桌子拼裝組合,有投影機跟麥克風且燈光充足更佳。我們不需要昂貴專業的器材,而是運用隨手可得的器具(如書架、水瓶),就可搭建比擬專業攝影棚的簡易棚。


【孩子也能拍攝官方觀光影片與宣傳影片】

我們運用學生創作的影音內容,為政府及組織製作宣傳影片,將政府組織的影音製作預算轉為教育用途。例如:2015年至今,為新北市文化局的「府中15動畫故事館」舉辦三次寒暑假營隊,帶領120位9~12歲的孩子為館方製作館藏影片《鬼門開》。今年更帶領180位孩子為板橋地區製作觀光影片。

2016年起,與永齡教育基金會合作推展動畫教育,帶領希望小學的學生製作環保公益影片及賀年形象影片。2017年,舉辦「祖父母回憶動起來」動畫競賽,共有12縣市27組隊伍參加,總觀看次數破萬。(比賽網址:http://video.yonglin.org.tw/)




成果與效益:

1、我們的目標是讓孩子覺得創作很近,所以設計每堂課3小時完成作品,許多孩子建立信心後,課程結束仍自發性的保持創作習慣。

2、運用科技跟開放資源是趨勢,我們的教案每年都隨著App進步而調整,讓孩子懂得自己找答案跟運用科技。

3、在遠離都會的教室中,許多孩子在我們的課堂中,第一次接觸平板跟使用App,這對他們帶來的刺激及可能的改變,無法估算。



影響力與擴散性:

超過3000名學童上過共玩動畫營隊,百位以上學校老師接受過我們的培訓,目前有幾所學校已延續共玩動畫課程,並自己開展更多樣創作模式。

今年,我們與永齡教育基金會將此教學帶入偏鄉小校,推廣科技影音教育,並開辦樂齡課程,舉辦祖孫共創影片的比賽,用創作促進跨世代溝通。



相關連結:

Youtuber「自製縮小版模型」 吳彥杰:製作人都讚嘆
在數位影像的世界裡 城鄉差距是不存在的
他走入偏鄉 要讓弱勢孩子也能當網紅
2017 從想念你開始 (幕後花絮)
跟著祖父母一起動起來
Copyright© 2017 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